来源:济宁市住建局
2023年全市改造老旧小区313个、456万平方米,涉及居民4.39万户,改造规模大、任务重。为高质量快速推进工作开展,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以“起步就是冲刺、开局就是决战”的奋战姿态,及早谋划,充分论证,提出了“强化三个理念、落实六个机制”的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图。
三个理念
一、连片开发理念
把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城市更新的大盘子,围绕补齐城市短板、增强老城活力,着力抓好整体谋划,推动住区与街区、墙内与墙外有效衔接,推进相邻小区连片改造、联动打造。同步把小区15分钟生活圈纳入改造提升内容,建设施、强功能,扩大旧改的辐射半径,改观老城面貌,提升片区价值,把城市的历史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。初步计划,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2处成规模、有影响的连片开发示范片区。
二、完整社区理念
按照一改到位原则,对标15项基础类、5项完善类、2项提升类改造清单,从基础设施改造、服务设施建设、智能化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,重点做好适老化、适儿化设施改造,完善小区功能,优化公共服务,推动小区功能由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转变,打造全龄友好的完整社区。上半年挂牌一批完整社区样板小区,作为全年小区改造的示范,年底对完整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观摩评比。
三、文脉传承理念
结合老旧小区“老城味浓”的特色,结合周边建筑、水系、商业特色,注重文化赋能,着力延续特色风貌、历史文脉。将城市设计中建筑风貌、色彩、亮化等要求,纳入中心城区54个老旧小区改造范围,让小区既美在外表,更美在气质,打造市民精神愉悦、城市神韵彰显的生活空间。
六个机制
一、政策支撑机制
建立制度化、标准化、清单化改造体系,健全工作流程指引、改造内容清单和改造标准、工程管理验收考核制度等,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技术支撑体系。
二、工作推进机制
建立工作计划图、任务分工图、责任落实图,督促县市区倒排工期,抢抓节点,确保4月底前完成立项、施工图设计、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办理,6月底前313个小区全部开工改造。特别是嘉祥、兖州、邹城、曲阜、任城五个县市区,改造任务占75.5%,是全市的“大头”,将重点加强工作指导、督导调度。落实好分阶段督导措施,一季度重点督导方案制定、征求意见、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等情况,二季度重点督导开工情况、改造质量及标准、完工事项等。
三、质量监管机制
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,督促各方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,严把材料进场检验、关键及特殊节点质量控制等关口。强化项目施工现场安全巡查监管,落实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,全力把民心工程建成优质工程、放心工程。
四、资金保障机制
深入对接国家、省改造政策,紧盯上级奖补资金,积极申请专项债券,争取金融机构支持,动员专营单位出资。培育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,以市场化运作方式,挖掘运营社区服务等收益点,通过项目后续长期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,多措并举解决好资金这一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五、后续管理机制
坚持“既要建好、又好管好”原则,对改造好的老旧小区,充分发挥居民、物业和基层党组织的联动管理优势,同步把一些“零物业”小区引入物业管理,彻底根除老旧小区管理脏乱差的“病根”,让城市社区治理更加有效。
六、群众参与机制
秉持“共同缔造”理念,注重与群众互动,把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具体细化为“三问”工作法,即围绕“改什么”问需于民、围绕“怎么改”问计于民、围绕“改得怎么样”问效于民,确保3月底前完成问需环节、汇总居民意见。同时,在群众关心的改造内容、加装电梯、质量安全、物业管理等问题上,积极吸纳群众建议,让群众由受益主体变为参与主体、改造主体,与群众共同绘就美好家园,努力把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成亲民为民的标杆项目。